《東國正韻》簡介

《東國正韻》(朝鮮語:동국정운)是於1448年(世宗30年)所頒布朝鮮第一本有關標準音的書,也是一本韻書。

《東國正韻》於訓民正音頒布次年1447年陰曆9月完成,並於1448年陰曆11月頒布。編纂是由申叔舟、崔恆、成三問、朴彭年、李塏、姜希顔、李賢老、曹變安、金曾擔任。申叔舟亦於《東國正韻》中透露其著書的原由。《東國正韻》的名稱,取自相對於當時中國韻書《洪武正韻》(1375年)而言的東國(即韓國)標準韻書之意。

《東國正韻》中標示的漢字音並非朝鮮半島歷來所使用的韓國漢字音,而是人為製定的。這種漢字音一般稱為東國正韻式漢字音。《東國正韻》的編纂者們認為實際使用的漢字音是有訛誤的,而以東國正韻式漢字音來標示理想中的標準漢字音。依據《東國正韻式》 序文,實際使用的漢字音「訛誤」條列如下:

1、溪母([kʰ])大部分混入見母([k])。

2、溪母一部分混入曉母([x])。

3、沒有濁音聲母。

4、四聲不分上聲和去聲。

5、入聲中以[t]結尾者轉為以[l]結尾。

6、舌頭音和舌上音、重唇音和輕唇音、齒頭音和正齒音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