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汉语在各地都有只在某一地域范围里通行的语言,这就是汉语方言。汉语方言是汉语在地域上的分支。
多数汉语方言学家认为,汉语有七大方言。这就是: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这是很粗的划分。例如,闽方言就包括了好几个互相不能通话的方言,像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
普通话是全国通行的语言,实际上它也是以汉语的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的。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闽南方言也叫做闽南话。它的发源地是在福建的闽南地区,包括今天厦门、泉州和漳州所管辖的县市。闽南方言与闽南民系是同步产生形成的。闽南方言就是闽南人说的话。由于闽南人自宋代元代开始,就向福建其他地区和外省的一些地区迁徙,到明清两个朝代,还有不少闽南人跨海迁徙到台湾地区,有的甚至远涉重洋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所以闽南方言已经不是局限在福建闽南地区的方言了,它是一个跨地区界、跨省界甚至是跨国界的汉语的一个方言。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主要居住在福建闽南地区,还有台湾、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等以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侨华裔聚居的一些地区。有人统计,全球讲闽南方言的人数至少在六千万人以上,相当于说法语的人口。使用闽南方言的人数,在世界数以千计的语言和方言中,排列在二十名之内。由此可见,闽南方言不但是汉语的一个重要方言,也是人类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
方言的形成,有各种社会、历史与地理等原因。其中,人民大规模的集体迁徙是方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闽南方言的形成,是跟上古和中古时代北方中原汉人多次大规模迁徙入闽有着密切关系的。
中原汉人入闽,始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更有大批中原汉人来到福建这块地方,唐五代时期,中原汉人也有好几次大规模地迁徙到闽南地区的记载。这些,对闽南方言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方中原汉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来到福建,来到闽南地区这个地方居住,也同时带来不同历史时期北方中原汉语。这从今天的闽南方言里,仍然保留着上古、中古汉语语音、词语的许多遗迹中可以得到证明。
例如,今天普通话读f声母的一些字,在闽南方言的说话音里,可以读b、p声母。比如,“飞”字,闽南方言有“hui1”和“be1”两个读音。“鸟飞去”的“飞”读“be1”。又如,“芳”这个字,闽南方言也有“hong1”和“pang1”两个读音。“花真芳”,“芳”读“pang1“。“飞、芳”的声母能读“b”和“p”,就是上古音的保留。
再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叫做《山行》。这首诗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的韵脚字,是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斜,家,花。用普通话读,“斜”和“家、花”不能押韵。但用闽南方言的文读音读起来,这三个字的韵母的主要元音都是“a”,押起韵来,十分和谐。再看诗的平仄。“平仄”就是声调的问题。古人的“平”指古音平声字,“仄”指古音的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字。在这首诗里,“石、白、叶、月”四个字在唐代的时候是入声字。但因普通话里没有入声,所以“石、白”在普通话读阳平调,只能归“平声”。这样,用普通话读这首诗,就不合古诗“平仄”的要求了。但用闽南方言的文读音来读,这四个字,都是入声,完全合乎古诗“平仄”的要求。
保留上古、中古汉语一些词语的例子也不少。
例如,普通话“男子”这个词语,在闽南方言叫“da⁷boo¹”,用汉字写就是“丈夫”。“丈夫”是上古汉语对男性的叫法。东汉许慎写的《说文》,是中国最早的一本字典。这本书解释“男”这个字时,是这样写的:“男,从田从力。丈夫也”。用今天的话,是说“男”的字形是由“田”和“力”组成的。古代用力在田地里劳动的是男子,所以古人就用“田”和“力”组合的会意方法来造这个字。“丈夫”是解释“男”这个字的意思的。古人说,“男”就是“丈夫”啦。今天我们还说“大丈夫,男子汉”,这个“大丈夫”就是成年男子的意思。
其他如普通话的“你”,闽南方言叫“li3”,就是“女”或“汝”字。普通话的“他”,闽南方言叫“i1”,就是“伊”字。普通话的“媳妇”,闽南方言叫“新妇”[sim1 bu6],等等。闽南方言保留的是上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或汉语其他方言已不用或很少用了,但在闽南方言里,却是日常生活的常用词。至于闽南方言保留中古汉语的词语,那就更多了。闽南方言保留这么多的古音、古词,正是因为北方汉人多次大规模迁徙入闽时把当时上古或中古的词语及其读音带来福建这个地方,而后这些人就留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福建山川阻隔,与外面的交通不便,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少跟中原以及外界来往,因而就比较多的保留着他们当年带来的词语和读音,变化缓慢,并世代相袭,沿用至今。
当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闽南人也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方言特有词,这就使闽南方言的语音、词汇相当丰富,遣词造句也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并用它记载着闽南人所创造的具有特色的闽南文化。
这门课将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系统而通俗地介绍闽南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重要特点及其所呈现的一部分闽南文化的内涵,如闽南方言的俗语、歌谣,为同学们学习闽南方言及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本文選自周长揖著《厦门双十中学校本课程闽南文化系列2闽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