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音新字典》所載之文讀音的價值

之前有講過如何用《廈門音新字典》所載之文讀音作為現有語料來拼讀《廣韻》切語,詳見「《廣韻》反切拼讀舉隅」一文,足可證明《廈門音新字典》所載之文讀音實乃中古漢音之嫡傳音系。現在再結合《說文解字》之形聲體系,舉一些比較典型的字例,以作輔證。

1、寐,說文:从㝱省,未聲。「未」、「寐」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均為「Bī」,聲韻調完全一致。

2、哭,說文:从吅,獄省聲。「獄」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Gio̍k」,而「哭」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Khok」,韻母聲調一致。

3、童,說文:从䇂,重省聲。「重」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Tiông」,而「童」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Tông」,聲韻調幾乎一致,只是介音的差別。

4、碧,說文:从玉石,白聲。「白」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Pe̍k」,而「碧」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Phek」,韻母聲調一致,聲母則只是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

5、寶,說文:从宀从王从貝,缶聲。「缶」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ó͘」,而「寶」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Pó」,韻母聲調一致,聲母則只是輕脣與重脣的差別。

6、害,說文: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聲。「丯」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Kài」,而「害」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āi」,韻母聲調一致。

7、憲,說文:从心从目,害省聲。「害」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at」,而「憲」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iàn」,聲母一致,韻母及聲調的差別則屬於聲韻學裡面的「同部位的去入對轉」,然後還有個介音的差別。

8、化,說文:从匕从人,匕亦聲。「匕」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òa」,而「化」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òa」,聲韻調完全一致。

9、鍇,說文:从金皆聲。「皆」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Kai」,而「鍇」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Kai」,聲韻調完全一致。

10、鑠,說文:从金樂聲。「樂」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Lo̍k」,而「鑠」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Liok」,聲韻調幾乎一致,只是介音的差別。

11、欻,說文:从欠炎聲,讀若忽。「忽」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ut」,而「欻」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Hut」,聲韻調完全一致。

12、罝,說文:从网且聲。「且」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Chhiáⁿ」(注:此音之鼻音韻尾乃受口語影響所致,文讀是沒有鼻音韻尾的),而「罝」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Chia」,韻母一致,聲母則是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聲調則異。

13、魑,說文:从鬼从离,离亦聲。「离」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Lî」,而「魑」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Lî」,聲韻調完全一致。

14、衙,說文:从行吾聲。「吾」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Ngô͘」,而「衙」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Gâ」,聲調一致;聲母幾乎一致,雖有帶鼻音與不帶鼻音的差別,但在聽感上是差不多的;韻母雖有異,不過根據汪榮寶《歌戈魚虞模古讀考》的說法,「a」更接近古韻,而「o」或「oo」則是中古以後之變韻。

15、狃,說文:从犬丑聲。「丑」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Thiú」,而「狃」在《廈門音新字典》中所記錄的音為「Liú」,韻母聲調一致,聲母則異。

⋯⋯

其實,類似的例字多不勝數,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有心者可以自行研究。